政企携手托起“夕阳红”,铁西区为居家养老破新局
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,环境优美、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建住宅小区拔地而起,相比之下,一些老旧小区的人居环境、公共配套设施亟待完善。在沈阳部分老旧小区内,道路坑洼不平;无障碍设施缺失、休闲设施不足;住宅内缺少适老化设计,电线老化、管道破损堵塞、厨卫脏乱……这些生活痛点,极大地影响着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舒适度。
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工程的八个方面之一。沈阳市制定《沈阳市老旧小区改造(园区内)三年行动工作方案》,计划利用三年时间,全面完成172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,将房屋住用功能较差、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、环境破损严重、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、不宜整体拆除重建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改造范围。
在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中,政府与企业都在努力思考。9月17日,沈阳市铁西区“两邻”社区建设社会支持联盟暨龙湖公益铁西区“两邻”社区建设支持基金捐赠仪式成功举办。政企合作模式,为适老化改造破新局。
政企携手共建 助推城市更新升级
为进一步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环境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铁西区着眼从解决居民生活痛点出发,不断吸引并凝聚多元力量,成立“区、街道、社区”三级社会支持联盟,鼓励社会力量协同共建“两邻”,打造共商、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。
“今天的龙湖公益铁西‘两邻’社区建设支持基金捐赠仪式,即是我们‘一个联盟’的启动仪式。龙湖公益基金会捐赠投入的100万元,将用于为铁西‘两邻’试点社区的百姓安装室外休闲椅、粉刷凉亭长廊,并为400户低保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,为居民营造精致幸福的社区居住环境。”铁西区民政局局长王晖说。
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龙湖公益基金会响应政府号召,积极投身到本次“两邻”社区建设工作,并将“万年青计划”落地沈阳。“万年青计划”针对老年人群体,通过室内外适老化改造、设施设备配置及文化娱乐活动产品化等措施,旨在增强老年生活设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,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。为了更好的推进改造工作,自今年7月份起,东北龙湖志愿者及龙湖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认真走访,逐一入户、测量、了解群众需求,积极与铁西区民政局及社区街道沟通,最终,划定首批试点社区及近400户困难老人家庭,根据老人家庭情况、身体状况、自身需求以及拟申请改造住宅的实际情况等因素,按照“一户一策”进行改造设计。
“每户老人的情况都不一样,需要量体裁衣。”龙湖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说,“除了公共区域外,龙湖公益基金会还将在户内为老人家中添置沐浴椅、助力架、夜灯、扶手等适老化设施,从点滴细节中守护老人生活,真正解决老人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。”
圆困难老人旧房改造梦 提升居民福祉
家住工人新村三社区,今年74岁高龄的崔孝华老人是独居,家里的供水、供气等设施存在安全隐患,为了老人的安全着想,龙湖公益基金会专门为她拟定改造计划,不仅为老人改造供水管线等设施,还为老人家里安装了燃气泄漏报警器,彻底消除安全隐患。
改造房屋,她其实早有想法,但改造需要花费,经济不富裕的崔孝华老人将这一愿望按捺下来。在得知社区街道和龙湖公益基金会将免费为他改造老旧的房子时,幸福感溢于言表,高兴地表示“感谢政府,感谢爱心企业对我们老年人的关心!”
和崔孝华一样,72岁的卢思杰老人的心愿也是把房屋的安全性提升一下。针对老人行动不便的问题,龙湖集团在实地走访后提供的改建方案是通过安装感应夜灯、增加防滑设施等举措,还卢思杰老人一个更加安全、更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家。
这两位老人是近400户适老化改造个案之一,经过前期精心摸排,龙湖公益基金会已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多套专属改造方案。未来,随着龙湖智慧服务的进驻,将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提供更多人性化关怀,并同步确立社区长期维护和运营管理机制,最终让陪伴老人一生的所居之地,变成温暖港湾。
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和发展工程,养老问题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、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热点问题,本次社区改造工作对于改善群众生活条件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具有重要意义。帮社区打通“堵点”,消除老人居家养老的“痛点”,政府和企业联手,借助城市更新,完善片区功能、改善生活环境,切实提升社区居民福祉,为沈阳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家园。